文件名称 | 周继林同志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
索引号 | 0000001550000201812032 | 公开目录: | 领导讲话 |
公开责任部门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
文号 | 紫办通报﹝2017﹞第7期 | 成文日期: | 2017年03月13日 |
有效性 | 有效 | 公开日期: | 2017年03月13日 |
内容概述 | 周继林同志在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这次全县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省市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决策部署,总结2016年农业农村工作,安排部署今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奋力推动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追赶超越。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
一、科学分析研判,准确把握农业农村工作形势
我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大县,“三农”工作始终是县委、县政府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中之重。过去一年,全县上下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三农”工作战线的同志们履职尽责、扎实苦干,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精准脱贫为统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富民产业培育、基础设施提升、人居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农村综合改革等重点工作,全县农业农村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呈现出“两个稳定,四个加快”的积极变化。“两个稳定”表现为:一是农村经济稳定增长。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0.15亿元,实现农业增加值11.62亿元,增长4%。二是农民收入稳定增长。全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789元,增长9.2%。增速位居全市第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绝对值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3个百分点,同比提高0.5%,被表彰为2016年度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增幅先进县。“四个加快”表现为:一是脱贫攻坚工作加快推进。按照“六个精准”要求,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强化保障,扎实推进“八大脱贫工程”,全年出列22个村、脱贫1.55万人,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产业精准扶贫、技能脱贫模式得到国家扶贫办和省市充分肯定。抢抓全国政策性金融扶贫试验示范区机遇,全县获批国开行、农发行扶贫贷款计划20.5亿元,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二是富硒特色产业加快升级。按照“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全年新建茶园7116亩,发展特色经济林3.3万亩,富硒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富硒资源研发利用加快,富硒茶叶、富硒魔芋、富硒杂粮等产品市场销售看好,被表彰为2016年度全市茶叶、魔芋产业发展先进县。三是农村基础条件加快改善。全力加快移民搬迁、安全饮水、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顺利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四是农村发展活力加快释放。农村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确权颁证全面完成。大力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发展现代农业园区7个,专业合作社104个。积极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协调发放精准扶贫贴息贷款1.02亿元。加快农业科技创新,被确定为全省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快速发展,紫阳在阿里巴巴县域网商指数排名中位居陕南第4位,被评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实施农产品走出去战略,先后在西安、北京、上海等地成功举办紫阳富硒茶专场推介会,开放合作力度加大。
总体来看,2016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为我们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农业农村追赶超越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还存在一些明显短板和突出问题。一是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全县贫困村主导产业建设、安全住房保障、基础设施完善任务还十分繁重,少数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特别越往后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脱贫成本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贫困仍是决战全面小康的“短边”。二是农村基础条件依然薄弱。全县耕地以旱坡地为主,67.6万亩耕地中25度以上有56.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84%,土地质量差、收益低,防灾抗灾能力弱。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建设欠账较大,水利设施标准偏低、配套不全,有效灌溉面积仅占农田总面积的10.7%;农村公路等级低、路况差,镇村互联互通的交通环线还未形成;一些村用电贵、质量差,农村电网亟待升级;大部分村不通宽带,少数村组通讯还有盲区;一些村垃圾乱堆、污水横流等环境“脏、乱、差”问题突出。农村仍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短腿”。三是农民增收空间依然狭窄。农民收入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差距很大,我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值低于全国3574元、低于全省607元,比我们追赶目标汉阴县略高44元,比镇巴县低173元。在农民收入四大构成中,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占农村可支配收入的70%,受宏观经济下行影响,转移性收入占比下降1.4%,工资性收入增长缓慢;农业质量效益不高,经营性收入后劲不足;我县农村集体资产基本处于“沉睡”状态,农村集体经济基本处于“空壳”状况,财产性收入微乎其微。农民持续增收面临很大压力,农民收入仍是民生改善的“短项”。四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依然不高。茶叶、魔芋等农业主导产业特而不强、链条不长,农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低。龙头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企业自主创新和产业带动能力不强,集约化生产、精深化加工和品牌化销售等方面亟待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生产经营规模受限。一些建成的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管理运行不够规范,作用发挥不够充分,企业、农民与市场有效对接不够。农业仍是四化同步的“短板”。五是农业发展形势依然严峻。由于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留守老人和家庭妇女是农业生产主力,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农业粗放化农村“新三化”现象严重,科技支撑乏力,从业人员老化,职业农民短缺,农村发展缺人手、农业发展缺人才,“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突出。随着移民搬迁进程加快,农村从传统村落向新型社区转变,新型社会关系正在形成,农村传统文明面临新的挑战,农村社会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六是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仍不够强。仍有少数基层党组织落实“三会一课”有差距,党员干部学习教育不经常,农村党员发展和后备干部培养工作滞后,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这些问题都是制约全县农业农村追赶超越的难点难题,全县上下一定要直面现实、认清形势,充分认识到农业农村既是我县发展短板所在,也是发展机遇所在,更是未来的发展潜力所在,始终紧绷“三农”这根弦,紧扣全县追赶超越目标定位,苦拼实干、奋起直追,实实在在推动农业农村追赶超越发展。
二、聚焦重点任务,奋力推进农业农村追赶超越
中央、省委、市委农村工作会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全面部署了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这为我们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按照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以及全县追赶超越工作会议、脱贫攻坚工作会议、县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已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县委办、县政府办印发的《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要点》也作出了具体安排,各级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总的来讲,做好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全县“三农”工作,要紧扣追赶超越、绿色崛起、全面小康目标,坚持“五大发展”理念,以农民持续增收为主题,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脱贫统揽、产业引领、科技支撑、创新驱动、基础先行、科学治理,着力培育新动能、发展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塑造新风尚,推动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为全面建成小康紫阳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提质增效,加快富硒产业转型升级。
吃得安全、吃得营养、吃得健康是人们现代生活的基本追求。市委农村工作会要求立足安康生态优势,做优做精特色产业,大打安康农产品“生态牌、绿色牌、安全牌”,把特色做特、品质做优、主体做大、市场做细、品牌做强。具体要抓好以下三点。
一要顺应市场需求,壮大富硒产业。富硒产业既是全市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的首位产业,也是我县最具有优势的立县产业。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定不移地走富硒特色路、打富硒特色牌,围绕富硒种养、加工和健康养生,主攻富硒茶、富硒水、富硒食品、富硒保健品和补硒养生,加快编制完成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发展茶叶、魔芋、中约材、特色林果、富硒杂粮五大特色种植业和黑猪、黄牛、白山养、乌骨鸡、富硒鱼五大特色养殖业,把富硒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要顺应市场需求,发挥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积极发展适销对路的富硒农产品,市场需求什么,就生产什么,使结构、产业、产品更好地适应市场优质化、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抓好现有28个现代农业园区提升工程,制定出台县级农业园区建设标准,新建现代农业园区10个,努力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园区,聚集富硒产业发展。
二要提升产品品质,打造特色品牌。提高农产品品质,最为基础和关键的,就是转变生产方式,推行绿色生产,发展无公害、原生态、有机种养,严格控制化肥和农药使用。要突出绿色优质富硒农产品供给,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开展产品溯源体系和国家级硒元素健康标准体系建设,落实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强化从“田间到餐桌”的富硒农产品质量全过程安全监管,保证“舌尖上的安全”。要坚决禁止茶园使用化肥和除草剂,依托茶叶企业、专业合作社、社会化服务组织组建30个富硒茶标准化技术服务队,推进茶园标准化管理。要推进富硒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快建立富硒产品质量标准,加强生态有机茶园建设,抓好农产品公共品牌、知名品牌的培育、开发和保护,支持生产经营主体建设优质富硒农产品基地,开展“三品一标”认证,做亮叫响“世界硒原地、中国硒茶乡”特色品牌。
三要注重产业融合,拓展经营市场。发展优势产业核心在于培育龙头企业,方式在于提高组织化程度,要加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能人大户等农业市场主体培育力度,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要树立开放发展理念,立足富硒资源优势,策划包装一批农业项目,引进培育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支持农业企业围绕优势产业的生产、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发展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要以富硒农产品加工专业化、精细化、高端化和市场化为重点,扶持发展富硒茶、富硒魔芋、富硒林果、富硒杂粮、富硒畜禽系列食饮品,研发适销对路的高端产品,推进富硒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要抓好电子商务营销,加快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建设,推进镇村电商服务站点建设,加快“快递下乡”工程,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对接融合,畅通农产品直销渠道,让本地农产品销得出、卖好价,拓宽农民增收空间。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顺应多元化、多样化的休闲消费需求,加快瓦房会馆小镇、焕古硒茶小镇建设,抓好10个美丽乡村建设,鼓励支持各镇村和各类市场主体,依托本地优势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和乡村旅游,扶持开发农耕采摘、民俗体验、休闲农庄、乡村客栈等休闲度假产品,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投身三产服务业,从中受益增收。
(二)坚持基础先行,持续改善农村发展条件。
一要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县城和县城副中心、重点集镇建设,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进一步增强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增加城镇吸纳就业容量,稳步有序地推进农民向城镇转移,在加快新型城镇化中促进农民增收。要改善道路交通条件,扎实推进541国道援建工作,持续加快乡村旅游公路、通村公路、跨江跨河大桥等交通项目建设,加快实施村级道路完善工程和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快形成县内乡镇公路环线和镇村网格化公路网。要加快水利设施建设,实施汉江综合治理、“丹治”三期、农村安全饮水、农业灌溉等水利工程,加快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8000亩。要不断增强电力保障能力。精心实施农村电网提升改造工程,新建、改造农网线路295公里,提升农村供电保障能力。要推进农村信息化建设,完成有线电视入户1.5万户、宽带入户66个村,缩小城乡数据“鸿沟”。
二要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发展。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新改建98所学校教学、生活用房和运动场地,优化教育资源和教学设备配置,优先补充边远乡村学校教师,全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确保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达标。加强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健全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继续实行贫困人口“先看病后付费、零押金无起付”诊疗结算模式,最大限度减轻群众看病负担。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严格落实兜底政策,做到应保尽保。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农村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要营造整洁美丽乡村环境。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农村增绿”的新要求,释放了推动农村绿色发展的强烈信号。认真落实“河长制”,加强汉江水质保护,实施汉江、任河沿线景观带建设,绿化造林5.5万亩,完成补茶、兴果、植花、造林、添彩2000亩。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建设河堤路污水管网、“两镇一区”污水处理工程,加快实施小米溪沟及田家湾、蒿坪河流域、红蝶化工废渣等环境治理项目。持续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扎实开展面源污染治理,强化水资源、土地、矿产资源利用全过程监管,筑牢绿水青山生态本底。
(三)狠抓一号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脱贫攻坚工作,县上已经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全面安排,各级各部门要对照要求和任务,强力推进落实。在这里,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要紧盯任务快推进。各镇各部门要紧盯减贫成效、精准识别、扶贫资金、精准帮扶四类十二项年度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精准落实到村到户措施,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年度40个村出列、1.8万人越线和面上脱贫任务。
二要对标差距补短板。牢牢抓住建好房、修好路、兴好业、念好经四个重点,加快项目下达和实施,补齐贫困村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短板,补齐增收致富产业短板,补齐特殊困难群众脱贫难的短板,补齐非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的短板。
三要突出精准抓管理。把“精准”贯穿扶贫识别、帮扶、验收、退出和工作指导全过程,完善贫困户帮扶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加强驻村工作队考勤管理,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驻村帮扶精准、扶贫措施精准、扶贫成效精准。
四要激发活力促脱贫。农民始终是脱贫攻坚的主体和核心,要坚持扶贫必扶智,切实转变贫困群众观念、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努力把农民培养成脱贫攻坚的主导力量。要大力实施贫困村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培育提升工程,帮助带动贫困户增收的龙头企业、合作社提供优惠贷款,强化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的利益联接机制,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四)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
要树立创新发展的理念,积极推动农村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一要强化科技创新应用。加快实施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加强与中国农科院、武汉地质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院地合作,扎实推进科技创新驱动县域经济发展示范县建设,加快富硒科技平台建设,统筹建设中国紫阳富硒产业研究院及产业孵化中心,研发富硒新产品5个以上,发展“硒+X”特色产品经济,促进富硒产业升级。要创新农业科技人才使用管理方式,把自主培育与柔性引才结合起来,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采取灵活方式引进农业产业技术人才,着力解决农业科技人才不足问题。
二要深入推进农村改革。今年重点抓好以下七项农村改革:一是全面完成农村土地确权颁证工作,鼓励和引导贫困户将已确权登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与新型经营主体形成利益共同体,分享经营收益。二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促进农村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三是在40个脱贫村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四是稳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按照有利于进一步调动农民积极性,有利于通过规模经营、集约经营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有利于集体经济保值增值、发展壮大,确保农村社会稳定的要求,重点突出农村集体经营资产开展多种形式合作,选择3个不同类型的村开展试点,抓好清产核资,摸清家底,“唤醒”长期处于“休眠”状态的农村资源资产。五是年底前完成国有林场改革。六是深化供销社综合改革,组建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密切与农民利益联结,提升为农服务能力。七是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和使用管理,切实发挥财政资金“药引子”作用,引导带动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
三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扶持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生态农庄、专合组织、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强规范管理,积极创新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与农户联结的各类利益联结模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培育市级以上茶叶龙头企业4家,新发展专业合作社50个,发展生态休闲农庄3个,家庭农场5个。要大力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加大免费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人,积极引导和鼓励大学生从事农业创业就业,加快培育一批“农创客”、“农二代”和产业带头人,推动农业劳动者由传统经验型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转变。
三、强化组织保障,确保“三农”工作任务全面落实
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情系广大群众民生福祉,事关全面建成小康大局,各级各部门必须把党对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到行动上,落实到实干中。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市县委的决策部署上,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前抓,把各方面的力量有效整合起来,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生动局面。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更加注重运用市场办法、法治方式、信息化手段、典型模式、制度安排推动工作,共同抓好事关农村改革发展大局的重要工作和全局性工作,努力形成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农村政策和相关业务学习,深入调查研究,增强工作本领,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的实际成效来体现水平、检验作风。
二要建强基层基础。基层是“三农”一切工作的落脚点,必须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从严管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选优配强农村基层组织带头人,努力将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坚强堡垒和“一线连队”。要严格落实农村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坚持开展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全面规范农村基层党组织生活,加大纪检监察、审计监督工作力度,坚决查处扶贫开发、移民搬迁、涉农资金、退耕还林等领域侵犯群众利益的问题,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农村基层延伸。全面推进基层法治建设,扎实开展“七五”普法,加快建设县镇村综治信息中心,推行网格化管理,逐步实现“一村(社)一法律顾问”和贫困村法律援助全覆盖。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强化农村群众思想道德,抓好农村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抵制“人情风”,破陋习、树新风,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纠纷,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三要狠抓工作落实。各级各部门和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倡导高标准、严要求、高效率、快节奏的工作作风,积极主动作为,全力推动落实。各镇各相关部门主要领导要强化统筹协调,聚焦重点任务,逐项细化分解,逐人靠实责任。各镇各职能部门要转变作风,两眼朝下,重心下移,结合农业农村阶段性工作重点,经常性深入一线,强化督查指导,解决困难问题,促进工作落实。农口其他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切实抓好业务指导和工作落实。对产业发展、脱贫攻坚、重点改革、环境整治等重点任务,县委督查室、县政府督查室、县督查考评办和主管部门要强化督查督办,今年开始每季度要对重点工作进行追赶超越点评,确保重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同志们,做好今年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务实重行、真抓实干、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勇于担当,苦干实干,奋力开创农业农村发展新局面,为加快追赶超越、全面建成小康紫阳作出新的更大贡献!